引子
近日公务繁多,奔走劳碌,却偶感内心空洞,所望皆虚,乃思忆起多年以前那段徜徉在数学和真理当中的日子。遂于这几日夜半心猿意马,挑灯提笔,以为撰文思过往。
说明
这是本人近日开始着手撰写的纯粹数学科普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内容主要是基础数学与解析数论当中的一些特殊函数,总体来说难度不算太大。但由于本人已有多年未接触数学,且工作繁忙,行文仓促,内容可能存在笔误与疏漏,恳请读者指出与纠正。
由于全文数学公式繁多,我将链接附在下方,欢迎阅读。
孤亭一座,美酒一盏;故人一梦,笙歌一曲。
我们在社交中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即平均而言你的朋友总是比你拥有更多的朋友。这听起来是一件不那么好的事情,但事实确实是如此,他们所拥有的朋友确实比你多。这就是统计学中的朋友悖论(Friendship Paradox)。
这一看起来不太符合常理的悖论其实是由美国社会学家Scott L. Feld在1991年首次观察到的有趣社会现象,即平均而言,一个人的朋友比这个人本身拥有更多的朋友。在统计学中,这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抽样偏差(Sampling Bias),即一个人更有可能和那些拥有很多朋友的人是朋友,而不太可能是那些朋友少的人。
同样的关系也适用于其他范畴下的社交网络,如同事关系和性伴侣关系等等。
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前夕,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麻将馆,处于核心的陆家嘴和深圳夜总会和赌场林立,当时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过热景象。数据上,人民币货币的通货膨胀率飙升至20%以上,并于1994年创下24.1%的高点。
No News from Auschwitz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一篇著名的新闻稿,于1958年8月31日刊登于《纽约时报》。作者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A. M. Rosenthal)在此后曾任《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和专栏作者,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新闻编辑之一。
巧合的是,《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为了缅怀二战时在纳粹集中营丧生的犹太人而创作的,而罗森塔尔本人也具有犹太血统,但他并非犹太教信徒,且在幼年时期就随家人移民到加拿大生活。虽然没有像在二战时期那些遭遇种族灭绝的犹太人那样凄惨,但是罗森塔尔的家庭也是十分贫穷,曾多次因学费问题而被迫辍学,这样的经历也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他任《纽约时报》新闻总编期间,正值整个美国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时代,他凭一位新闻人不畏强权、崇尚真理的优秀品格,让一部百年老报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Cervantes)曾说过:“金钱是世界上最坚实的基础。”
诚然,金钱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媒介和基础,也是一个人生活处世的不可或缺之物。
在本文中,我们便先来探讨这个散发着铜臭味的问题——金钱的价值,在今天,它表现为货币的价值。
在这个禁毒教育日渐普及的年代和国度,几乎任何人都对毒品有着模糊或清晰的概念,尽管如此在展开更详细的讨论之前还是要明确一下它的定义,在日常或法律中,毒品是对一类滥用会产生依赖性的精神类药物的统称。
绝大多数信息在人体内的流动是靠神经递质的定向流动与对应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就这一方面来说,毒品的作用机制也几乎都可以被归纳为与受体发生相互作用,只不过前者是人体内自然分泌的,而后者是外界摄入的。因此从不太严谨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毒品和神经递质本质上是同一类物质。
由于人体内的神经递质种类繁多,因此毒品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已被发现或合成的有精神活性的物质就有数千种,其中被列为毒品的有200余种,本文中仅选取较为常见的几种作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