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学习笔记(一):利用模因论分析亚文化的过程一般化

引子

网络亚文化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是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表现之一,模因论(Memetics)就是一个伴随着这一背景而迅速发展的学科,这一理论主张用类似于生物学“基因(Gene)”的概念“模因(Meme)”来解释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认为文化的某些行为(如发展与传播等)与基因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这些方面二者是可以类比的。
我在近期阅读了十数篇这一方面的论文,对其中某些观点表示认同,亦对这一学科的某些方面存有不少疑问。本文旨在总结用利用模因论解释亚文化现象的一套方法。

模因论(Memetics)

模因论的起源和基本观点

模因(Meme)的概念最早是在1976年由英国行为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的。他认为,基因(Gene)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本质是具有复制行为的复制因子,它们通过不断复制、相互竞争而不断进化。在讨论过后,他猜想,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行为类似于基因的复制因子,并将之称为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这是公认的模因论的起源。

模因论的发展

模因论是一门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行为科学,它显然不属于一般的生物学或博物学,尽管模因是一个类比于基因的概念。事实上模因论后来被划归到传播学,因为文化的发展本就是一个与传播密切相关的过程。
随着其他行为科学学科的发展,模因论已经被逐渐应用到了研究各种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因的概念也得到了扩展,后来认为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都是模因,只要它们有进行个体间复制行为(Replication Behavior between Individuals)的能力。

亚文化(Subculture)

定义

在文化学中,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Culture,下文“文化”一般指“主流文化”,在特定语境下可作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二者的统称)相对应的、又在某些方面与主流文化有一定相似性的特定价值系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亚文化对文化群体中个体的重要程度并不一定亚于文化,甚至也在其所主导的行为习惯或价值理念的某些方面也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亚文化与文化的差异

主流观点认为,一个体系完善的主流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行为文化(Behavior Culture)和精神文化(Spirit Culture),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本质上源于其所表现的不同时代或地域的哲学思想的差异。正是这些原因,决定了文化的广泛性,及一段较长时期、一个较大地域内的绝大多数个体。
而亚文化则一般仅仅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中的一者,或主要内容集中分布在其中一者,因此亚文化所表现对应的价值系统是不完整的,不同亚文化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某些特定行为习惯与价值理念间的差异,因此亚文化的文化群体一般较小,且结构较松散,广泛性较差。

古代社会具有主流文化本身并未高度发展、文明并未高度发达等特点,排斥作用在不同文化间较为显著,甚至在文化内也存在,并不利于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因此一般意义上的亚文化主要产生于主流文化较为发达的近现代,并不具有较长的历史。
受现代信息技术较发达的影响,大多数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这显著降低了地域对亚文化的局限性,因此亚文化又具有文化群体在地域上分散的特点;但由于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一般亚文化的地域分布仍受局限于其主流文化的地域分布。
另一方面,分析亚文化的目的也往往与主流文化不同,分析主流文化往往是为了完善文化史或行政史,分析亚文化的目的则一般是以获得社会统计学资料为目的的。
正是由于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种种差异,我们在分析亚文化时并不能拘泥于对文化的分析方法,而应当制定一套更为科学的分析方法来。

模因论研究亚文化的一般步骤

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发展规律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它们的分析方法也应当有一定的可类比性,藉此,我们将以二者的相似性为主,差异性为辅,来制定亚文化的一般分析方法。

步骤一:分析起源

文化起源的时期和地域对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这点亚文化也是如此。故分析文化或亚文化的起源及其背景,是进一步分析其各个方面的前提。
另外还应该注意到亚文化在时间尺度较短,在时间上对亚文化的定位应比文化更加精确。

步骤二:建立模因体系并确定其结构

模因论认为,模因和基因具有类似的行为,文化是在模因的复制和变异中发展的,模因复制和变异的过程也是以优胜劣汰为原则的,优秀的文化具有优秀的模因,以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存,那些不再适宜的文化则会被淘汰。
因此,建立模因体系和结构就好比对基因进行建模时将基因划分为若干个区段再逐一拆解,是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前提。
但必须要注意到模因和基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基因的主体DNA或RNA是一维的双螺旋或单一的链状结构,而一种文化的模因体系结构却常常是多元化的;基因的传播过程是简单的复制行为,而模因的传播过程则是基于模仿的复制行为。因此建立模因体系的过程并不能像基因建模那样直接,我们通常不像分析基因那样注重于对单一模因的进行分析,而主要注意模因间的相互关系。
对此,建立模因体系的方法一般是找出根本模因和节点模因,再根据根本模因和节点模因建立树状结构。通常选取一种文化起源之初时期的几个模因中对文化较具代表性的一个作为根本模因;选取模因变异前后的一个或几个模因作为节点模因,它们对一种文化的模因体系结构化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三:确定其类型及特征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主流文化在时间跨度、空间跨度、群体跨度上都有广泛性;而亚文化则集中分布于某一有特定行为习惯或价值理念的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亦有显著不同于文化的分布,所以在分析亚文化时,因此在分析时要确认其具体类型而不可将其与文化同等对待。
确定一个亚文化的类型的方法一般是对其进行分类,分类依据可以是其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文化群体特征等,进行这样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定位一个亚文化。
这一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初步完善一些统计学数据,借此可以估算亚文化的影响等。

步骤三:分析根本模因及产生背景

根本模因通常由另一个文化或亚文化的模因发生变异而产生,也可以产生于迷思(Myth)。迷思也是传播学的一个概念,模因论主张将其类比于基因的“突变(Mutation)”,可简单地将其释义为模因不明机制的突然变异行为。
结合根本模因和起源背景,可以较系统地阐述出文化的产生较早期的发展过程。最好可以结合文化的起源背景对其根本模因的变异或迷思原因做出合理的阐述。

步骤四:分析模因的复制与变异过程

模因的复制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模因的变异则是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建立起模因体系的结构后,可以对关联较大的模因的关系进行分析,再了解模因发生变异的原因,这对进一步完善模因体系的结构亦是不可或缺的。

模因的复制:主要分析传播载体和传播效应(Effect)

需注意模因的复制行为和基因的复制行为有着根本性差异,模因的复制行为不是取决于它自身的,而是取决于个体对其接受与否。研究模因的复制可以大致等同于研究文化群体,借此可以大致分析出文化的发展方向。

模因的变异

模因的变异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的:

  1. 分化(Differentiation):一个模因在复制后可以被不同的个体进行迷思,迷思的内容自然可以是不尽相同的,当一个模因发生了不同的迷思后,产生的多个不同的模因又各自进行复制,我们就说这个模因发生了分化。
  2. 进化(Evolution):一个模因在不断地复制后,逐渐与初始模因不同,这一过程我们就说这个模因发生了进化。

进化与分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异方式,分化通常具有突发性,而进化则具有进程性;分化使模因的含义丰富化,而进化则主要改变模因的单一含义。
模因的变异行为也与基因的变异行为有着不同的机制,基因的变异是完全随机的,而模因的变异确是有选择性的,它依赖于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符号系统(Semiotic System)

相比主流文化,符号在亚文化中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大多数亚文化都是以其寄生的主流文化的语言文字形成符号的,而且是一些特定的语言文字,它们通常是发生了变异或迷思的具有新的特征的模因,构成该亚文化群体间特有的符号系统,即“黑话(Argot)”。这些符号不仅具有模因的特征,能进行复制或变异;还具有高度公式化等符号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符号模因与隐性模因相比,具有复制、变异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分析时对它们要尤其注意,甚至对符号系统庞大的亚文化,还可以对其符号系统建立单一结构。
对符号系统的分析则主要是依靠符号语言学来完成的,这一过程一般由无限符号过程理论来完成,通过模拟符号模因的变异过程,可以把握整个符号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而得到整个亚文化的演化规律。

步骤五:分析亚文化群体的行为习惯与价值理念

分析模因体系有利于较准确地确定亚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过程,研究亚文化对其文化群体的作用往往才是目的所在。而特定的行为习惯与价值理念是亚文化群体较为主要的两个共同特征,亦是亚文化对其文化群体所产生影响较为主要的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主要是通过分析模因所确定的文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而这涉及了一部分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统计和分析。
这一分析有助于明确亚文化对其文化群体的反作用,从而提出有利于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导向。

模因论的批判

模因论的中心思想是将文化领域的传播现象同生物基因的复制与变异进行类比,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二者在许多方面的表现都颇有不同:

  1. 基因突变在局部是随机无向的,而文化演变通常具有比较明显的趋势或方向;
  2. 生物演化的过程主要是颗粒性遗传,即孟德尔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而文化演变过程通常伴随着融合;

综上所述,模因和基因虽然都作为一种抽象于具体领域的产物,二者在某些方面亦有一定相似性,但本质上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倘若生搬硬套地采用模因论视角来分析文化现象,而忽略了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其结果将是徒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