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阁

孤亭一座,美酒一盏;故人一梦,笙歌一曲。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 札记

  • 搜索

在Hexo中使用LaTeX语法输入数学公式

发表于 2017-10-03 | 分类于 Computer Skill | 评论数:
本文字数: 5.6k | 阅读时长 ≈ 5 分钟

引子

作为一款以简洁为宗旨的标记语言,HTML的扩展性并不强,其自身也不具有满足一些特殊需求的功能,要使用HTML渲染出漂亮的数学公式可以说并非轻而易举,因此大多数人使用截图上传的方式实现在网页上展示数学公式。
但前阵子浏览Wikipedia,便偶然想到一个问题此多的数学公式,如果都使用截图上传的方式来展现,岂不是太费力气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原来,对于在网页上展示数学公式这个问题,早已经有前辈开发了具有对应功能的插件来解决了,这便是MathJax。

阅读全文 »

中文语法词义混淆现象(一):浅谈“作”和“做”的区别

发表于 2017-09-28 | 分类于 中文 | 评论数:
本文字数: 2.9k | 阅读时长 ≈ 3 分钟

引子

前几日在一篇报道上看到“做介绍”一词,顿觉心中一丝疑虑一闪而过,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这事实上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难以改变的问题了。先来看一则小资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多处采用“做介绍”这一用法。
  更有趣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几乎每一版都就这两个字的用法有推敲和修订,而且多次修订后还出现词典内容前后矛盾的糊涂笑话。

经查阅多方资料与反复推敲比较,笔者基本认同吕叔湘在其所著《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即:
“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做’;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在书面表达时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写‘作’而不写‘做’;而口语表达则因二字同音而不存在争议。
”
但此处亦要提到另一种观点:
“
在官方书籍《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数次修订中,纵观其趋势,“做”正在逐渐取代“作”的某些用法,而在口语复述或类口语的书面表达中亦较多使用“做”。
”

阅读全文 »

To be a good ENGLISH LEARNER No.1 :语态和时态Voice and Tense

发表于 2017-08-11 | 分类于 English | 评论数:
本文字数: 6.3k | 阅读时长 ≈ 6 分钟

摘要

英语中,助动词和谓语动词形式的使用,需要从三个方面上区分并选择,即语态(Voice)、状态(Aspect)和时间(Tense, Tense Group)。而过去将来时则作为一种时间上的复合体,同时需要结合语气(Mood)进行区分。

语态

语态是英语也是大多数语言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部分,从我们最熟悉的中文来理解:“我把他打了”和“他被我打了”就分别是“我打了他”这句话在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下的表达。
而在英语中,理论上,每种时态都对应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表达,以最简单的一般现在时为例,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其谓语动词的变化形式如下:

阅读全文 »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一):牛津逗号(Oxford Comma)

发表于 2017-07-16 | 分类于 English | 评论数:
本文字数: 3.9k | 阅读时长 ≈ 4 分钟

摘要

牛津逗号是英语中逗号的一类特殊用法,通常情况下它是指在枚举事物时,出现在and或or等并列连词之前的逗号,如:
  The group consists of two engineers, Jack, and John.
  这个小组由两位工程师、杰克和约翰组成。
在上句中,and前的逗号即是牛津逗号,因牛津大学对其用法和必要性的规范化而得名,由于哈佛大学也曾对其有过类似的规定,故也可称其为“哈佛逗号”,当然这两个名称都并不是它真正的名字,在语言学中它的正式名称是“序列逗号(Serial Comma)”。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牛津逗号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下面就来介绍它的一些用法。

阅读全文 »
1…45

OnceBeta

44 日志
12 分类
37 标签
RSS
GitHub E-Mail
© 2017 – 2025 OnceBeta | 103k | 1:34
由 Hexo 强力驱动 v6.3.0
|
主题 – NexT.Gemini v6.5.0
Hosted by Github Pages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