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觉得它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我们以德国著名学者康德(Kant)的话来引入这样残忍的一个话题。作为社会这一巨大心理群体的成员,自然人常常需要面对抉择,做出选择,并且显然在这些选择中有一些不一定是符合道德原则(或自然人心中的道德律)的,如摆在职场工作者眼前的“正义与情面”,像这样一个人被强迫在违背他自身所奉行的道德律的选项间做出选择的情况在哲学上可被一个叫做“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简单概括。
这个心理实验最早是由哲学家福特(Ford)于1967年在其一篇名为《堕胎问题和教条的双重影响》的论文中提出的,其内容大约可以概括如下:
有一个疯子在两条相邻的电车轨道上分别绑了五个和一个无辜的人,并给了你一个遥控器让一辆电车从远处驶来,如果你不按下遥控器电车将会驶向绑了五个人的轨道;如果你按下遥控器电车将会变向驶向绑了一个人的轨道。换言之,你选择不按下遥控器,将会有五个人伴随着你的选择而遇难,另一条轨道上的另一个人幸免;你选择按下遥控器,将会有一个人伴随着你的选择而遇难,另一条轨道上的另五个人幸免。选择权完全属于你且你没有诸如强迫电车停止等的其他更好选项,那么你会选择按下遥控器还是袖手旁观呢?
关于“道德第一准则(The First Moral Rule)”的哲学悖论
提出者最早提出这个残忍的问题旨在批判伦理哲学本身的不完备性和不适用性,因为很容易发现分别从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出发来思考这一问题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道德主义者主张袖手旁观,而功利主义者则主张按下遥控器用一个人的生命交换五个人的生命。
这里我们给出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不同的迷思过程:
①康德主义:不可以杀人(No Killing)是一种道德义务,救人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在这个实验中两种义务发生冲突时,我们不应该动手让一个人牺牲,即使这样的后果是牺牲另外五个人;
②功利主义:义务建立在追求大多数人的效益之上,应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挽救多数人的利益,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按下遥控器牺牲一个人使另外五个人幸免。
随着对这一看似悖论的难题的深入讨论,哲学界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所谓第一道德准则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并不存在一套完美的道德律的体系可以解决自然人面临的任何选择的难题。
扩展:“电车难题”的变种
后人基于对“电车难题”的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版本,结论表明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奉行的道德律似乎是完全不同的。
推下胖子
如果五个人被绑在一条轨道上,而你站在横跨这条轨道的天桥上看到一辆电车不可阻止地从远处驶来即将与这五个人发生碰撞,而这时你发现你身边有一个胖子,如果把胖子从天桥上推下去将可以恰好撞上电车使电车在撞上被绑在轨道上的五个人之前就停下来,那么你会选择推下胖子还是袖手旁观呢?
学者基于这一问题的基本雏形对这一问题赋予了更多具体化的假设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引子中提出的问题的第一个版本中假设绑在轨道上的人与你毫不认识,那么大多数人是基于功利主义做出按下遥控器的选择的;而在上述版本中,大多数人又会基于康德主义选择不作为。
这样的差异在更深入的脑科学研究后被解释:人的意识是受到多种道德律共同支配的,但在做出选择时自然人会本能地回避主观恶性(Subjective Malice),即第一个版本中“按下遥控器”这一行为被认为是中性的,第二个版本中“推下胖子”则被认为是主观恶性的,是一些属于潜意识的更深层的迷思过程导致了这样大的差异。
自身受害
在第一个版本中做一些修改,如果被绑在另一条轨道上的一个无辜的人是你自己,且同样拥有一个这样的遥控器。那么结果是肯定的,相信大多数读者心中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毫不犹豫毫无怜悯地看着电车撞上另外五个人。
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深居潜意识的本我总是毫无理性地秉持自我中心原则的,且在任何自身处于危险之中的时候本我总是占据上风去作为一个决定者。这也是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Principle)的核心。
总结
再次重复一遍引子里康德的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觉得它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事实上我们总是普遍承认哲学和心理学研究是存在方法论的问题的,即我们用人的意识研究人的意识的方法本身就是矛盾而不可取的,那为什么人类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呢?作者认为只是因为星空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对真理的追求罢了;正如康德和众多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深入思考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并不能使我们得到永恒不变的真理,但者却足以震撼我们自己的内心,唤起我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并从更多样的角度去领略一片平静的心海所具有的无穷魅力。